來源:本站 時間:2021-08-12 10:19:04
文明程度是反映企業綜合發展實力的一面“鏡子”。常村煤礦高起點謀劃,全方位施策,高標準推進,深入實施新時代文明實踐工程,不斷提升職工思想覺悟、道德水準和文明素養,為礦井高質量轉型發展提供一流的人文環境。
黨政工團齊上陣建章立制強執行
常村煤礦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負責文明實踐的總體設計、統籌協調、組織指導、督促檢查、評比表彰等工作,承擔著凝聚職工、引導群眾、以文化人、成風化俗的使命任務。在機構設置方面,由礦黨委書記任站長、分管領導任副站長,下設11個成員單位,并配備35名專管員,形成了一把手親自抓,黨政工團齊上陣的局面。同時,圍繞實現“安全文明的生產秩序、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、文明向上的精神風貌”的創建目標,整合了《精神文明建設指標體系》《文明禮儀體系》《隊風建設體系》的指標體系和硬件配套設施,實現與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有效對接。在建章立制方面,配套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管理、理論宣講、檔案管理等10多項制度,使文明實踐實現了項目化管理、清單化運作。在經費保障方面,從黨建經費中專項列支新時代文明實踐費用,保證理論宣講、文化教育、技能培訓、志愿服務等活動順利開展。在執行方面,定期召開專題會,堅持每周召開通報會、每月召開推進會、每季召開例會,明確任務、劃定責任部門、確定完成時限,并利用網絡平臺,建立微信群,對任務實時督促、定時提醒、全程管控,做到事事有人管、處處有人抓,件件有落實。
整合資源聚優勢共創共建展風采
常村煤礦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按照“海納百川、資源共享、聯創聯建”的原則,加強理論宣講、道德教育、文化培育、便民服務四大功能建設,為文明之花的綻放培育豐厚的土壤。
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是教育職工、引導職工、服務職工的前沿陣地。該礦整合中心組理論學習、黨委講師團、培訓教育等師資力量和平臺資源,打造理論政策宣講“直通車”;整合現有圖書館、職工書屋、閱覽室等硬件設施,充分發揮各類文化場所、文藝團體、文體協會的協調聯動作用,向職工提供便捷、豐富、多彩的公共文化產品。放大道德講堂的功能,使之超越單純道德建設載體的意義,不斷擴展其內涵和外延邊界。同時,該礦以“五四”、“七一”等重要節日,以及傳統佳節為契機,以“新提拔干部”“新黨員”“疫情防控”等為主題舉行專場講堂,將道德講堂建設成為弘揚傳統文化的平臺、共享經驗凝心聚力的平臺,極大地拓展了受眾面,提升了道德培育效果。在開展便民服務方面,進一步放大“勞模大師工作室”“技能大師工作室”在技術研發中的單一功能,將其拓展為集“技術創新、實操培訓、參觀展示、培養技師”等為一體的多功能平臺,為職工提供更全面、更專業的技能培訓服務。
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運行,將文明種子播撒在礦區的各個角落,“文明你我共創、成果你我共享”的志愿理念深入人心,在推動高質量轉型發展的實踐中展示了新時代常村人的風采。
基地創建顯特色融入中心見實效
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必須立足自身實際,與精神文明建設相貫通,與安全生產、經營管理等工作相融合,才能有長久生命力?!〕4迕旱V結合企業特點、行業特性,著力將礦史展覽館、紀法教育基地、道德講堂、核心價值觀文化墻、志愿者服務站、安全心理咨詢中心、培訓中心、雙創基地打造為“精神傳承、弘揚新風、滋養美德、文化宣傳、便民服務、心靈關懷、素養提升、創新創效”八個基地,實現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規范化、特色化、實效化運行?!≡摰V對八個基地實行“四有”管理,即“有計劃、有安排、有落實、有保障”。根據工作需要,結合各基地功能,制定了詳細的活動計劃和統一的活動臺賬,設專人管理,保證標準統一、步調一致。同時,把新時代文明實踐緊密融入到安全生產、經營管控、創新創效、后勤服務、黨的建設等工作中去,廣泛靈活設點布局,協調配合呼應互動,為文明實踐活動開展提供了有效載體。其中,安全心理咨詢中心作為“主打”心靈關懷的基地,就是將安全心理學引入煤礦安全管理中,實現了文明實踐與安全生產的無縫對接。在此基礎上,立足八個基地,推行精準服務,打造文明實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經典范例。在素養提升基地——培訓中心,以培育知識型、技能型、智慧型的高技能、高素質員工為目標,扎實推進“123”全員素養提升工程,為新時代標桿引領型企業建設提供堅實的人力資源保障。在創新創效基地,整合勞模創新工作室、英才工作室、職工創新工作崗,從“資金、平臺、人才、技術、機制”五個方面發力,產生了一大批創新創效成果,成為推動企業集約高效發展的動力引擎。
志愿服務鑄精品百花齊放揚新風
志愿者隊伍是文明實踐的主力軍。該礦根據生產生活需要,建立了“社區服務、青年義工、巾幗文明、黨員先鋒、文明傳播、夕陽紅、法律宣講、心理輔導、技能專家、理論宣講”10支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,實現了志愿服務項目化、常態化、規范化管理。
針對這10支志愿服務隊伍,該礦制作了“十面”不同顏色的旗幟,分別賦予了特殊的寓意。比如,技能專家志愿服務隊,主要是服務于井下職工的技能培訓,選用與他們工裝相同的藍色;心理輔導志愿服務隊,主要是疏導人的心理健康,選用了代表溫暖、快樂的黃色。該礦還著力提升志愿服務能力,將18個常設志愿服務項目納入到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管理中,實現志愿者隊伍的規范整合和集中管理。同時,引入“道德銀行”管理模式,志愿者每參加一次活動,給予道德幣的積分獎勵,年底根據積分多少集中兌換禮品,積分多的職工,直接納入年底精神文明評比表彰,把志愿服務滲透到文明創建中,點燃志愿者的工作熱情。在激勵措施的加持下,該礦志愿者們為廣大職工群眾提供了形式多樣的菜單式、精準化服務,技能傳授、安全監管、安全幫教、文明勸導,理論宣傳等服務項目遍地開花,志愿服務蔚然成風。為搭上網絡快車,助力志愿服務,該礦還引導各志愿團體廣泛應用“兩微一端”(微信、微博、常村APP)等新媒體,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,打造精品實踐服務店,實現線上線下同步發力,引導職工樹立文明新風尚,逐漸養成節約勤儉、向上向善的美德,用奉獻、友愛、互助、進步的志愿精神,為礦井轉型發展的壯美畫卷再添亮色。
(文 郭艷霞)
責任編輯:郝佳麗
本網站所刊登的各類信息,均為潞安化工集團版權所有,未經協議授權,禁止轉載
直播潞安APP
微信公眾號